梁瑞安投资随笔(2018年春)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3-29

从2016年开始,工作重点切换到股票价值投资,累计已经总结了四万多字的价值投资随笔。没想到过去这三个月这么高产,竟然写了7500字的投资随笔,大幅超出自己的预期。计划再总结三五年,就把我的小册子《将军赶路 不追小兔》正式出版。


 之前六年的投资随笔,基本都在新浪微博、朋友圈实时更新,然后年底来个大汇总。今年开始作个调整,平时实时更新仅仅在金斧子和雪球上更新,需要实时关注的朋友可以下载金斧子APP安装后关注我即可。为了减轻大家的阅读负担,方便阅读,我把年底的随笔汇总一分为四,按季度出品,分春夏秋冬四篇,希望诸位多多指正、多多交流!


本文为2018年春季的投资随笔,也谈几句市场观点。本人坚决看好行业龙头白马股,所谓的风格转换会昙花一现,市场剧烈波动大家需要做好资金管理即可,优秀企业的内在价值随时间而增长,股价越低越有投资价值!


2018-1-2


【伟大的时代】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短短四十年里,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大家都有目共睹。也许用不了十年时间,我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将重新回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中央。今天,许多上市企业已经过了三十而立之年,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里“芳华”年代,创新活力十足,发展势前景势不可挡。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一定会诞生伟大的企业,所以,未来二三十年是价值投资的黄金年代。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而我,相信中国的崛起,相信这个伟大的时代已经到来。时代巨轮的汽笛已经拉响,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船票,只有登上这艘巨轮,才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e3564c84631a497ab612e59acaaf4618.png

(梁瑞安,摄于深圳)

2018-1-3

【邓普顿名言】

市场情绪对大盘的影响,总结的得最精辟就是著名投资家邓普顿的名言:“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从悲观、怀疑、乐观到兴奋,A股的时间周期大概是五年左右。2015年下半年充斥着悲观情绪,2016年和2017年处于怀疑阶段,2018年偏乐观,明后年开始兴奋。绝佳的买点是2015年第四季度,当市场比较悲观时摸进去,机会是给先知先觉的人准备的。


2018-1-4

【戴维斯双击】

人性总是千年不变,恐惧与贪婪会交替循环出现,就像钟摆运动一样。在股市里,体现为估值时高时低,高低相隔几个月或者几年。背后的逻辑就是因为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短视——总是对短期的利好(业绩)给予太高的权重,股价里面隐含“未来会更好”的傻瓜假设。事实上,商业社会充斥着竞争,受利润吸引,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进来,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基金销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价值投资,就是依据企业的内在价值去做投资,不是只可以赚企业成长的钱,也可以赚估值变动的钱。估值低了,会变高,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可以在投资策略中应用这个原理,实现漂亮的“戴维斯双击”。例如,十几倍估值买入贵州茅台,等业绩翻番后,估值肯定也翻番,投进去一块钱会变成四块钱,收益率300%。曾经有人跟我争论说买茅台酒现货比买股票好,我说你大错特错了,因为你忽略了产量的提升,也忽略了估值的提升,也就是说根本没理解“量价齐升”会促成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2018-1-8

【金融工具】

无论期货、期权,还是股票,都是金融工具的一种,我们做基本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到猎物,至于用弓箭还是刀枪或是斧头把它拿下,因人而异,顺手就行。如果拘泥于工具本身,则本末倒置了。


2018-1-10

【开放的思维模式】

股票研究方法,有的人自上而下,有的人自下而上,前者侧重择时,后者侧重选股,我选择了后者。不过,自上而下的方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如果通过两种方法选出的股票一致,殊途同归了,往往能找到大牛股。做投资,需要开放的思维模式,如同挖隧道一样,两端同时挖,也许效率最高。


2018-1-11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是管理学必修章节,该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这是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然而,有些证券分析师却经常生搬硬套到研报中。其实,波特五力模型仅是微观经济学中供需理论的一种应用而已,研判行业趋势、分析企业竞争力直接用供需理论即可,更直接,更简约,更容易量化。据我观察,文科毕业的喜欢用波特五力模型,理工科毕业的喜欢用供需分析,我属于后者。依我看,无论期市还是股市,都是研究产品(商品)或服务的供应与需求。期市和股市的区别就是:期市是博弈“鸡蛋”价格的波动,股市则是博弈“母鸡”价格的波动。


 2018-1-13

【“连接”是座金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日益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大家最熟悉的模式就是“连接”模式。将货主和“亲”连接,催生出淘宝;将司机与乘客连接,催生出“滴滴”;将餐馆美食与食客连接,催生出“饿了么”;将货车与货物连接,催生出“满帮(由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而来)”;将制造业与消费者连接,催生出万亿“小米”;将基金产品与理财需求者连接,诞生出“金斧子财富”。“连接”是座金矿,这一个赢家通吃的商业模式,让风投们兴奋不已,正在以疯狂的速度在各个领域挖掘“连接”大商机。在这个商业模式出来之前,许多领域都存在着供需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交易成本高企。有了“连接”神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社会效率大大提高。所以,科技确实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科技的发展,才会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促进人类不断进步。


2018-1-14

【变与不变】

都是做价值投资,高瓴的张磊喜欢投资变化,投资驱动变化的人,而巴菲特不喜欢变化,喜欢有护城河的长期稳定的公司。变与不变,表面上看似乎是不一样的投资哲学,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他们都是追求“伟大”,仅仅是切入时间点不一样而已。他们投资的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张磊喜欢投“0”到“1”的初创企业或转型企业,巴菲特喜欢投“1”到“n”的伟大企业。初创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很大,必须押对人,这个人必须战略清晰、执行力很强,以变求胜。这类企业一般市值比较小、估值比较低,鉴于成功率低,需要分散投资。巴菲特看中的伟大企业一般市值比较大、估值适中,如果“伟大”的基因不变,就会以固有的轨迹稳定成长,长期投资就可以确定地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可以重仓。所以说,张磊倾向于用一级市场的思维做价值投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更适用于二级市场。找黑马,可以从张磊的思想中汲取营养;追求稳定复利,只需踏踏实实学习巴菲特思想。


2018-1-16

【稀缺性】

许多人都会认同茅台酒可以“抗通胀”,那么,“抗通胀”的商品有什么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稀缺性,例如:齐白石的某幅名画,地球上仅此一幅,稀缺指数爆表;上海核心地段的住宅,数量十分有限,“买一套少一套”;茅台酒,仅占全国白酒年产量不足千分之三,稀缺得不得了。其次的特征是需求收入弹性高,随着人均收入提升,大家对这类商品的需求会上升得更快。高端白酒的需求收入弹性会显著远高于啤酒、矿泉水和方便面等低端食品饮料,因为无论你收入怎么增加也不会多吹一瓶啤酒,但会喝更多的茅台。所以,在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背景下,选股变得很简单,就是挑需求收入弹性高的来做价值投资,比如高端白酒。投资靠常识,没啥奥秘!


2018-1-17

【不一样】

从学术上看,股票市场中存在两类投资者:被动投资者与主动投资者。所谓的被动投资者:总是持有市场中所有股票,并且每一只股票具有在市场中的相同比重。主动投资者:即“非被动投资者”,其组合投资有时或时时都跟被动投资者的不一样。


按这个定义来分类,市场上99%以上的投资者都是主动投资者,只是主动的程度不一样而已。例如,指数化投资是偏被动投资,指数子集投资是中庸的投资,一年几倍换手率的投资是超级主动的投资。越主动的投资,收益率越容易偏离指数的收益率。从理论上很难推导出某个超级主动投资者未来的收益率状况,但因为交易频繁,考虑到手续费高昂和交易摩擦,整个超级主动投资者群体的收益率肯定比指数化投资逊色。


因此,为了追求收益的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我们选择不频繁交易,三五年换手一次。此外,为了追求超越指数的收益,我们精选个股,从指数中选出代表时代方向的行业,牢牢持有行业龙头,最大化分享行业成长红利。然而,大部分公募、私募基金都是高换手率的“炒”股,这种功夫我们学不会,也不想学。我们的投资思路和他们不一样,期待有不一样的业绩。